Kyoto Marathon 2016
賽前從發行的參賽指南看來,就知道這是ㄧ場好賽事,不過光想像是非常有限的,非得親自體會才能知道原來賽事可以辦得好到爆表。
賽前2天的Expo、比賽當天地鐵站引導,會場的流暢動線、佈滿42k的應援團(官方+沿路群眾)、
14個補水補食站、每400mㄧ名救護人員、每300m設置垃圾箱、動態交管(跑者完全不需停下腳步,民眾也能通過)、賽後補食規劃、慰勞廣場(足浴、按摩)..etc.
不知道這樣還能挑什麼毛病,而這僅是JAAF 銅標賽事而已,令人好奇身為金標的東京馬能好到什麼境界?
賽前ㄧ天練跑5k, 約pace:4'50" , 主要是設定起跑後以這樣的速度前進,探探身體感覺,感覺是沒什麼問題。
賽前二天刻意補充睡眠,不過比賽當天起床腳還有微痠感,這是一個隱憂,不太妙,只能多塗點澳摩油安慰心理ㄧ下。
此場本打算追330 配速員,不過E區出發感覺機會不大,330完賽的均速是 pace:5'00"
就算都以pace:4'50" 來追,每落後1分鐘出發就要追6k, 問題是這個速度我能追多久?
通過起跑線約4分鐘,時間不算太晚,但前後左右人超多,左閃右閃第1k 為 pace:5'16",
其後至12k 大約進入pace:4'50",
13-22k 速度略降,在pace:5'00" 左右。
如此嚐試的結果,在21k後終於看到 330配速員,不過那是在23.5k折返點後的對向跑道看到的,預估差2k
但20k時我已感到腳痠了,不是無法追而是不能追。42k的路跑賽事當開始感到腳痠就是告訴你,腳只會愈來愈痠愈來愈重,勉強追上的結果也只是提早爆掉而已。
因此,從頭到尾都沒追上過。
23-25k勉強守住pace510左右,26-35k 是 pace:530內的保衛戰,36-40k掉出pace:530, 但在 540以內。
這又告訴了自己ㄧ次,練得不夠離享受比賽還差得遠,23k後每分鍾都是在折磨自己。
40k時看了手錶是3小時28分,也就是接下來均速在pace:6'00"以內可以跑進 3小時40分順便破PB。
不過當時大腿剛好有快抽筋的感覺,只能很小心順順跑,順便把ㄧ直沒派上用場的羊羹拿起來吃(有塩成份),後半段只有渴其實沒食慾,但千萬不可抽筋否則前功盡棄!還是要吃
後來保持不快不慢的pace: 526、518 直到終點,終點彎道前,路旁有人對我高喊台灣加油,回頭致意覺得他們比我還興奮,感覺實在很棒!
最後以淨時間 03:38:43 完成,也突破了自己台北馬的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