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街與選手之夜】
第二次來田中參加馬拉松,除了鎖定去年錯過的踩街與選手之夜,更重要的是要吃到完整的補給啊,所以這一回報名了全馬。
週六下午四點多開始的踩街活動,氣氛好熱鬧,隊伍的數量比我想像中多,站到我腳都痠了,同時也很佩服這位鎮長以及田中的鄉親,馬拉松賽事不僅僅是場路跑活動而已,而是全鎮共同參與的嘉年華。
主辦單位在會場搭了幾個辦桌的大棚子,並提供湯品、滷肉汁與白飯,選手自行入坐、自行取用,但其實也沒有檢查到底是不是選手,現場一片歡樂,舞台上則有在地樂團進行表演。開動後,湯與滷汁瞬間秒殺,戰力驚人!
【賽事】
從報名秒殺的盛況,不禁讓人擔心品質是否能維持得住,以我所看到的角度,主辦單位真的非常用心,完完全全hold住去年的好名聲,甚至更棒!
1.路線分流:
全馬組早半馬組30分鐘起跑,過起跑線後很快就能跑動起來,為了因應龐大的人潮,此次路線變了許多,全、半馬很多地方都錯開了,既可疏解人潮,對想要在半馬拚成績的選手亦能減少影響。
2.補給線長:
我不太記得去年的補給線是否也像今年一樣拉得很長,甚至分兩邊擺。像這樣的擺設就很貼心,選手們不用擠在一起搶,除了山上的補給點較單純供水、鹽巴和運動飲料外,其他點水果已像水一樣列為基本補給,額外的則不勝枚舉,只不過有些是限量供應,像豆花、泡麵、啤酒、糕點,得跑前面一點,晚了就吃不到,但本來那些就算是莎必士的。
3.熱情:
去年曾拿高雄馬與田中馬兩場來比較,當時覺得田中馬只在熱情度上小輸一些,大概只圍繞在會場附近。今年則完全發散出去,我想差別在於前一天的踩街活動,先燃起了鎮民的熱情,也讓加油團,不管是自發或是動員來的,都能更發自內心與選手們的互動。此外路上不時能看到身穿本次大會衣服的鎮民,若真的如我猜想每人都發一件的話,宣傳效果自然不言可喻。
4.停車場:
大會設了好幾個停車場,鎮公所對面空地可停上百輛,位置較偏遠的還有安排接駁車,去程回程都可以搭。
5.住宿:
安排了三間學校免費供跑友打地鋪和搭帳篷。
6.寄取物:
我六點多到會場,寄物沒什麼等到;取物更快了(跑得慢的好處)。
【賽程中】
遠東馬在34K以後開始跑跑走走,以全程跑完的目標來說算是只達到80%;這回目標相同,雖然仍然沒法子百分百跑完,但有達到95%,只在兩個大上坡的最後關頭停下來用走的,而且嚴格來說是被人群擋下來的,坡度和熊空馬等比起來只能算還好,長度則遠遠不及,應該是可以慢慢跑上去。
比較困擾我的是這陣子跑步時右側臀部近腰處的地方會酸的現象這場又跑出來,到底是跑姿問題或是肌肉訓練不足,將來真的要花時間找出原因才行,這回大概在10~12K左右開始有感覺,爬坡時反而舒緩,25K到31K是影響最大的時候,之後有收斂一些,但不能跑快就是。32K陽光漸漸露臉,趕緊把太陽眼鏡戴上,35K到39K由於溫度升高的關係,最覺得艱熬,高溫實為跑者之敵呀。40K到終點則是快樂的辛苦,夾道不絕的加油聲與擊掌鞭策著每個跑友雙腳不停地前進。
【我的加油團】
這回路線繞來繞去,璐璐帶著小榆四處埋伏,從起跑開始,自行車道出入口,讓我驚喜了好幾次,尤其在最痛苦的35-39K,支撐著我無視烈日,趕緊繞過37K自行車道折返點,再回頭與可愛的妻女相逢。
最後以晶片成績5:44:25完賽,又小破PB啦!
【賽後】
沒多停留,和小兔、毓政拍完合照就趕著北返,以免塞車。一路順暢加上副駕座的毓政很盡責陪聊,差點沒注意到油快耗光了,剛好來到土城附近,乾脆直接下樹林,讓爸媽惜惜小榆,毓政也順路去火車站牽車。
這次跑完,對田中馬可說是沒有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