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客2000K-Day19-217.1km】
話說星期六的團練,和喬安娜無意間對於TWIST的討論,讓我又有了更新的體認!
於是今日教會結束後,和家人來到陽明山花卉試驗中心裡面,馬上在幾種不同的路面進行試驗﹑分別是:爬坡柏油路面﹑鵝軟石﹑水泥石子路﹑草石泥土路面、完全碎石子路200公尺(忘了拍碎石子路的照片)。
經過測試後,發現整體效能提升的程度不是昨日團練前可比擬的!真是太神奇了!
以往在TWIST的時候,總是覺得卡卡的,說不出哪邊怪,錄影片自己在看的時候,覺得扭動的姿勢的真太大,而且不論怎麼修正,都還是看得出扭動得感覺,偏偏看團長、學長姐、同學的影片或照片,沒有像自己扭動這麼大的,心中真的有了很大的問號!
這次與娜姐聊天,意外聊起了TWIST重點姿勢,才聽到我完全忽略的一環,就是「提膝」!
今趟練T,有確實把握住提膝的要點(當然也不是刻意提膝,否則動用到股四頭肌,那又與核心、髖部帶動背道而馳了!),瞬間感覺到整體流動非常順暢!
之前沒有提膝,會有一種整個髖部是由外側往內甩(其實現在才發現這很危險,因為這麼不正確的姿勢會導致筋挫傷!)的感覺、就像是畫了一個半圓。
但這次有提膝,髖部帶動後,不再是這麼明顯的畫半圓,與造成扭動了!反而是往前跨了步的感覺;相較之下,少了明顯不正確的畫圓、少了能量損耗(其實刻意又不正確扭動,真的很累哩!因為腳步沒有正確又順勢地往前跨!)少了胯下、臀部筋肉扭傷的危險,再加上整體流動真的感覺很順暢,於是信心也大起來了!
嘗試了不同的地形,發現鵝卵石最難T,因為不知道是否鋪得不夠扎實,一踩下去,整個人隨即往下沉;相反的,最令我畏懼的200公尺完全小碎石子路,反而一T就過去了(當然後來很自以為的一直在上面不停來回T,直到腳地超敏感後,也唉了好幾聲..冏rz..)!
上坡路段更是令我驚艷,完全沒感覺股四頭肌有出力,就T上去了,不過小腿肚有發酸,因此也了解到還有很大的修正與進步空間!
經過這次的進化後,又再次體認LBVB真的是很棒的跑法,帶我遠離了所有潛在的足部傷害威脅、遠離了不運動的醫生的醫術與見解,並且再次聆聽到身體的回饋,真的讚啦!